為厚植新生愛國情懷,加深人地關系的認識,提高野外調查與應用能力,激發同學們的專業興趣,3044永利集团特地開展了地理學基礎實習。參與此次實習的有學生180名,包括2024級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指導教師9名,由學院副院長葛緒廣老師帶隊。
11月2日上午,師生乘車前往黃石礦山公園進行考察。通過對礦冶文化展覽館的參觀,同學們了解了大冶礦山的變遷過程,也感受到大冶鐵礦悠久的采礦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走出展覽館,大家對礦坑周圍的岩石進行實地考察,并結合指導老師的講解,同學們對岩石的分類、成因和性質有了初步的了解。對資源開發和生态環境的可持續性有的更深的認識。此外,在了解與矽卡岩有關的知識後,大家進一步學習了地質羅盤儀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地質羅盤儀測定岩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下午,同學們參觀了黃石規劃展示館和黃石地質博物館。通過專業講解,了解到黃石市行政區劃、社會經濟、自然人文、城市榮譽等内容,讓同學們切身感受到了“黃石—一個點石成金的地方”。
11月3日上午,師生們來到了大冶古村—上馮村。在對前一日實習進行小結後,學院劉定惠老師詳細講解了古村落的地理位置、氣候以及布局,并布置了任務。走進村莊後,首先能感受到的是古村落豐富的自然資源,全村三面環山,一面臨疊泉小溪,房屋臨溪而建,錯落有緻。古村落各戶房屋旁到處可見被劈開、堆砌好的柴木;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也為村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利。在參觀完新舊兩個祠堂以及坐落在村裡的古宅後,大家切身感受到古村落包含的宗族文化和人文氣息,同時也對古村落的保護以及旅遊資源開發進行了思考。下午,同學們來到了網湖濕地公園,同時參觀了候鳥保護展館。濕地公園豐富的水資源和動物資源進一步引發了大家從資源要素的角度出發對濕地公園存在的思考。此外,通過專業老師的細緻講解,同學們了解了網湖湖泊演化、濕地保護等相關知識,更加深了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理解和認識。最後,在沿江大堤看到了石林這一河流侵蝕地貌,也為此次野外實習畫上了句号。
此次實習不僅鞏固和加深了同學們對地質地貌現象、岩石組成與分類、湖泊形成與演化和古村落人文景觀的認識;還鍛煉了大家的野外實踐能力、技能以及組織性和紀律性。更為重要的是此次實習開闊了大家的眼界,在切身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激發了大家對地理的興趣,獲得了較好的效果,達到了教學目的。